设计美好学校 共创美好教育

DESIGN FOR EXCELLENT SCHOOLS &

CREATE FOR BRILLIANT EDUCATION

动向

TREND

2013年锦连环文化之旅—山西平遥

返回
添加时间:2013-10-10

来源:锦连环

中国已超越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国民的文化心态仍然处于自卑状态。晚清以来的失败感和挫败感始终萦绕不散,建立文化自信是走向文化自强的第一步: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发现中华文化的优势所在。如果我们都不尊重自己的文化,世界又怎么会尊重我们。于是有了这一场回溯中华文化“各美其美”的平遥之旅。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谈到“文化自觉”时提出了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兼容观。只有坚持文化的自尊、自觉和自信,才能走向文化的自强。平遥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票号品牌名——日昇昌

这座拥有28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文庙、票号、钱庄、县衙,似乎开始了一场穿越之旅。日昇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票号(清道光三年(1823)左右成立)就坐落在这里。在晋商波云诡谲的商海中的传奇,总能依稀找到票号的痕迹。传统中国汉字采用竖式排列,所以如果把日昇昌拆开来读,无论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至上,都是日日升日日,智慧勤朴的平遥人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创造这样一个精彩的蕴含巧思吉意的品牌名。日昇昌也确实店如其名,日昇昌在鼎盛时期,曾在全国设有许多分号,享有“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的盛誉,一时间风光无两。

 

文化研究

 

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

晋商在发达之后,并没有举家迁往繁华之地,而是回归故里,兴土木,置房产,繁衍生息。于是有了这气度恢宏的、极具代表性的北方建筑群——王家大院。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所有艺术的母亲,而中国的民间艺术又诞生于民俗生活,这个过程中,民居建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家大院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在300年的传承中孕育出典型的民俗特征。其建筑结构,融史、哲、力、美四学为一体,其建筑设制集官、商、民、儒四位于一身,遵循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将建筑技巧与园林景观有机结合,独具匠心。山西多文物,处处皆典故。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楹联文化——文字美学

除了建筑本身的力学之美,王家大院的人文之美更是随处可见。楹联隽永公整,有人生感悟的、有警示后代的、有歌功颂德的,也有宣传忠孝节义的等等。“神思造化乐四时春华秋实,静观星月感百年沧海桑田。”这副楹联镌刻于哥哥王汝聪敦厚宅的内院正面的两柱上,表现了院主人喜四时之变换,叹世事无常的人生感悟。镂空、浮雕等各种砖刻和壁画在岁月的轮回里讲述属于王家大院的故事。

 

品牌设计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

 

吉祥图案——五“蝠”捧寿

凝瑞宅前的砖雕影壁,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取五福捧寿的吉祥寓意,《尚书》上所记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纹命”。“攸好德”是“所好者德也”的意思,“考纹命”是有善终。现在五福寓意为福禄寿喜财,古代讲究家里无病人、牢里无犯人,有儿有女不断根,有吃有和无外债,平平安安过一生。画五只蝙蝠围着寿字或围着桃子,寓意多福多寿。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的原始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的运用象征、感悟、寓意、谐音等创作手法通过吉祥图案来演绎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出“形”与“意”完美结合的理想形态,呈现出“天人合一”的美好意境。

 

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

如果说置身古城和王家大院好似穿越一般,那么《又见平遥》则是真实地穿越。这是一场没有观众席的表演,在这场大型情境体验剧里,观众跟着演员一起,随着场地的轮转,进入斑驳的时空隧道。在另一个时空中辗转流连。2800岁的平遥,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透过王潮歌导演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一个属于平遥的真实的故事。这位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女导演与张艺谋、樊跃合作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之先河。镖师出征前的悲壮、送别的悲伤、平遥老街的喧嚣、灵魂归家的苍凉……留给我们的是直击心灵的震撼,是古城平遥的沧桑。《又见平遥》透过一个血脉传承的故事,将晋商的忠信、仁义表达得苦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它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冲击,穿越了时空的力量,涤荡人心肠。

 

文化与教育

文化和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比如类似《又见平遥》的体验式设计也出现在了中关村二小的秋季开学典礼上。整个活动分成五个部分,孩子们需要通过参与和体验各个环节来获得一个完整的“开学第一课“。

这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这是一场艺术与美的饕餮盛宴。文化平遥为我们开启了领略民族文化的全新视角,发掘并创新使用民族文化,将其发扬光大;放在全球环境下里考虑民族文化对教育品牌的影响,是锦连环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校园活动庆典策划|大型活动策划|毕业活动策划|百年校庆活动策划|开学典礼活动策划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锦连环”的作品,其版权均属北京锦连环咨询有限公司所有。

 

返回
分享到: